自從武漢肺炎大爆發之後,不知道我在FB上是被分類了什麼興趣選項,就一直被錢莊跟一堆莫名的行銷課程的廣告打到,我個人覺得是因為市場的消費力道放緩,所以勸人借錢跟搭順風車的人就出現了,但我們今天就只談我了解的產業,錢莊就不在我們討論範圍。(但還是提醒一下不要輕易跟錢莊借錢)
我把我這陣子在FB上被打到的廣告順手截圖下來,放在這邊給大家看:
這其中的訊息主要是包含了幾個項目:影音、文案、商業講師、賺外快或免費
我對這些單位正面的評價是,他們都很懂得利用FB的貼文操作及廣告,用了會吸引人注意的文字及精準的廣告投放設定,不然不會打到我,也讓我留下印象截圖下來了!
但我在意的是,身為行銷人卻用消費者不了解這個行業作業流程的落差,來引誘消費者上鈎,然後用低價或品質不佳的成果來破壞行銷人的努力,這是另人生氣的。
先講免費拍影片這件事,你自己會拍就知道拍之前的腳本內容、場景設定、角色服裝、台詞走位是要花多少時間準備的?拍攝工作隨便起跳就是8小時,不管是拍外景還是室內或攝影棚,不用人力拿機器架燈收音?拍完後的後期製作,剪輯錄音上動畫,你在後期一個班是4小時跳,你在家自己剪難道不用4小時以上可以完成,結果你的廣告說你「免費」做企業形象影片規劃?規畫不用錢拍攝才要錢,這就是玩文字遊戲,也是對你自己的腦中想出來的觀點跟創意的不尊重,連自己都不尊重的人,會在乎客戶跟消費者嗎?
再來是文案撰寫的教學,如果只會寫促銷訊息、網路流行語湊成一篇po文,這只是文案的一小部份而已;教人寫「攻心」文案?到底是促銷價攻心,還是你的文案真的動人?用一堂課來教你寫文案的廣告很多,為什麼只要一堂課而已?難道是因為不知道第二堂要上什麼了嗎?我在廣告公司遇到的copywriter們,不管他是不是已經是一位創意總監了,總是細心推敲文字的使用與說法,不斷尋找TA的insight求一句話深入人心打到重點,創造出消費者心中的需求,進而轉化為購買行為,這叫作做「品牌」。
我們應該要知道,對企業來說銷售單價高品質好的產品,獲利會比較高,這也是為什麼蘋果、三星這些電子大廠對於產品的定價會有嚴格的規範,因為這樣才能確保公司的收益;也才能放心的投資預算在行銷廣告的操作上。
所以你一定要知道,促銷是讓自己流血的最後做法,在動手寫廣告文案之前,請先從頭檢視這一波行銷目的是什麼?溝通策略與重點是什麼?素材創意是什麼(圖片或影片或KOL)?除了銷售外還有什麼成效是你想得到的?最後才來決定你是否要進行促銷活動。
畢竟FB po文寫的再好笑,促銷就是促銷,會讓你流血少賺還有品牌印象下降是不爭的事實!不然請你去上課時仔細品味,想想這些講師的內容,如果拿掉促銷的訊息後,是否還能一樣有效攻心,你就會明白學費繳的值不值得。
還有一個神奇的廣告,是要訓練你成為講師的,我超級想問「你是要講什麼?」這是我最討厭的一種,跟詐騙沒什麼兩樣,讓我想起小時候的第四台,有好幾個頻道是股市名嘴來教你買股票,有人跟我說:「如果他們講的都這麼準,那他們靠自己投資就可以賺錢了,何必來有線電視當老師!」
是啊,就是這樣!真正的講師不用上FB這些藏頭遮臉的廣告,就會有邀請不斷的出現,我聽過謝文憲憲哥的課程,他不會告訴你我給你一個獲利模式,他會分享他的人生經驗及希望你可以因為聽過他的經驗,而減少犯錯讓自己過的順利。
知識是有價的,所以專業講師不管是演講或上課會收取費用,我都認為是合理的;但是欺騙社會大眾說當講師會賺大錢,要人家來報名就是不對的。如果你的課程是關於演說或簡報的訓練,那就明確的說明課程內容,不要再用「給你一個獲利模式」來號召消費者!
欺騙,是我們行銷人不應該犯的錯!
Comments